消防人員為燃燒汽車滅火。
犯罪嫌疑人被抓獲。
  3月中旬至4月2日期間,半個多月里,綿陽市連續發生5起汽車燃燒事件,6輛汽車被燒毀。究竟是汽車自燃,還是人為縱火?
  4月3日凌晨,民警在城區夜間巡邏中,根據監控視頻、嫌疑人特征,將52歲的犯罪嫌疑人劉金源抓獲。“有車的人就是有錢人,見到有機會我就燒!”昨日,犯罪嫌疑人對專案組民警說出了自己的燒車動機。
  蹊蹺

  多輛汽車不明燃燒
  “救火,車子起火了!”3月14日早上6點08分,的哥謝保孝在路過綿陽城區濱江路“濱江世紀花園”南門時,發現停在大門口的川BXH3**轎車的車頭在冒煙,隨即報警。雖經過小區保安、附近店家的全力撲救,可因火勢太大,車輛最終被燒成了光架架。燃燒後的汽車沒有留下可疑痕跡,大家都以為是自燃。
  兩個星期後,汽車燃燒事件再次發生,這次燒了兩輛車。“我的車一直停在那裡。才開了兩年多,怎麼會自燃呢?”車主譚宏祿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他居住在沿江一巷長虹世紀城二期,3月27日下午6點過,他下班回家把車停在該小區二期工地,第二天早上6點02分,還沒起床的他便聽到外面保安在喊說是有車燃起來了,出來一看才發現是他的車,“火太大,把旁邊一輛汽車也引燃了。”
  隨後的3月29日、31日,又接連發生了兩起不明原因的汽車燃燒事件,兩輛汽車被燒毀。
  疑惑

  初步斷定人為縱火
  “是不是人為縱火?”“是不是團夥作案?”針對接二連三的汽車不明燃燒事件,綿陽市民在街頭巷尾不斷猜測,引起了公安機關高度重視。3月31日,第4起汽車燃燒事件發生後,綿陽市公安局成立了“3·31”專案組,初步斷定有人為縱火的嫌疑,並展開案件偵破。
  4月2日,相似的事件又發生了。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王紹春說,4月2日凌晨3點,警方接到報案稱,在綿陽市老法院對面小區門口停放的汽車燃起來了。
  半個多月時間,共發生5起汽車不明原因燃火事件,6輛車被毀。為儘快破獲案件,警方抽調刑偵、情報、巡特警、技偵、涪城刑警大隊等各警種30餘名幹警,全力展開偵破。
  真相

  嫌疑人持木棍作案
  “4月3日凌晨,巡特警二大隊民警在巡邏中,根據體貌特征鎖定了嫌疑人。”王紹春介紹,3日凌晨零點50分左右,民警在鐵牛街廣場發現有人形跡可疑,便一邊尾隨跟蹤,一邊根據體貌特征反覆核實,在長興街將犯罪嫌疑人抓獲。
  “專案組成員走訪案發地周邊商鋪、核查案發地路線的天網信息發現,犯罪嫌疑人每次都手裡拿著木棍,並提著口袋。我們初步確定了犯罪嫌疑人活動、生活軌跡,並根據監控視頻鎖定犯罪嫌疑人的體貌特征。”專案組刑警車中廉說,犯罪嫌疑人劉金源生活落魄,且性格較偏執。王紹春告訴記者,通過突審,犯罪嫌疑人劉金源對作案經過供認不諱。
  仇富 “沒地方住,沒有吃的”
  “我覺得很冤。有車的人就是有錢人,我就燒。”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見到了劉金源。當民警問及燒車原因時,劉金源回答:“我很冤,沒有地方住,沒有吃的,他們開汽車,我想不通。”對於犯罪嫌疑人作案動機,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王紹春告訴記者:“犯罪嫌疑人劉某主要靠打零工、撿廢品為生,生活窘迫而產生仇富的扭曲性格。”
  倔強 拒絕低保:要靠自己勞動生活
  “啊?是他呀!”就劉金源連續作案5起燒毀6輛車一事,其戶籍所在地綿陽市涪城區城廂街道辦負責民政工作的杜女士感到非常吃驚,“他是去年12月19日,在成都撿廢品流浪乞討被遣返回我們這裡的。”
  街辦曾發百元生活費
  杜女士介紹,當時是綿陽市救助站的一名工作人員將他送到街道辦的,他的戶口空掛在街道辦下麵的解放街社區,“實際上是三無人員。”
  “當時是冬天,我們見他衣著單薄就立即給他拿了一件棉衣。”杜女士介紹,街道辦還給他拿了一床棉被和100元臨時生活費,“我們曾提議給他辦低保,他說不需要,他要靠自己勞動來生活。”杜女士介紹,隨後劉金源由解放街社區居委會的書記祁先生送到他以前住的地方。“住在石塘路5號,那是個地下室小旅館,我太有印象了。”祁書記說,當時送劉金源時,感覺他神志清晰,沒覺得有不正常之處。
  住在10元一晚小旅店
  記者找到劉金源曾住過的地下室小旅館。小旅館很昏暗,沒有燈光,還有一股霉臭,不到10平方米的屋子裡放了8張鐵床,都是上下鋪。兩名五十多歲的男子湊在一臺約14英寸彩色電視機前。
  一位自稱叫陳興榜的人說,他已在這裡住了很長一段時間,但不認識叫劉金源的人,“有可能他用的其他名字,還有可能是偶爾來住,這種臨時居住的人我們就沒得印象。”陳興榜說,“這種小旅館一般10到15元一個晚上,因為便宜,會有很多人來住。”
  華西都市報記者姚茂強攝影報道立即評
  努力做心態平衡之人
  □朱昌俊
  52歲的劉金源,無疑選擇了一種最不能被接受的極端方式來宣泄他的情緒。無論有著何種緣由,暴力毀壞他人的財產,製造社會恐慌情緒,都是對於社會秩序的破壞與挑戰,必將受到道德與法律的雙重譴責與懲罰。
  “生活落魄,且性格較偏執”的劉金源,應該算作這個社會的邊緣人。但對於那些擁有私家車的人而言,他們絕大多數也同樣是社會的普通人。劉金源所謂的“仇富”情緒與行動,無疑是被扭曲的失衡心態所矇蔽。
  社會其實也並非沒有向劉金源施展善意,相關救助部門就曾表示過給予其救助的意願。但被其拒絕。承諾要靠自己的勞動謀生,無疑值得尊重。遺憾的是,從最終的行動來看,這種健康的人生觀並沒有完全平衡其失衡之心。
  每個社會都不可避免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失落之人。學會調試自己的心靈,樹立健全的人格意識,努力保持一顆平善之心,在這個快節奏社會尤其顯得重要。這應該是劉金源的灰暗人生給予我們的啟示。同時,整個社會如何給予那些失意者更為有效的關懷,儘量避免極端人格的出現,也當值得思考。
 
(編輯:SN0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q46lqdr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