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記者 孫立梅 報道
  版權購自韓國的電視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在國內引發的熱度不減,同時也引起關於父親角色和家庭教育問題的大討論。身為兩個孩子的父親,韓國教育學者李宗哲明確指出,韓國的教育危機,根源之一就是父親失去了其在家庭中的地位,因此“恢復父親權威”勢在必行。李宗哲所謂的“父親權威”,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嚴父慈母”,而是不僅要讓孩子知道父親去哪兒,為何去,更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就在這兒,就在你身邊”。
  父親不能是“家庭印鈔機”
  作為韓國知名的教育專家,李宗哲的工作一度很忙,子女經常抱怨看不到父親,後來他的工作因故停頓了半年,在家分擔照看子女的責任。正是這半年時間,使得他與子女的關係有了明顯的改善,上小學一年級的小女兒甚至高興地說:“天天都能跟爸爸在一起,真是太好了。”這讓李宗哲切身感受到,絕大部分的韓國父親,是只在物質上幫助孩子的“印鈔機”。“雖然在大人看來只是表達愛的方式不同,但孩子們並不這麼認為。孩子們更喜歡父親能多陪陪他們,並從中感受父愛。父親忙碌於工作的結果就是,父親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不重要,家裡的一切都以母親為中心。”
  儘管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走進職場,但“男主外女主內”依然是絕大多數家庭的現實情況。由母親全權承擔子女教育所存在的問題,也開始慢慢顯露出來。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父親會給兒子樹立真正的男子漢形象,也是兒子模仿的對象;而對女兒來說,則是樹立一個未來配偶的理想形象。李宗哲則根據韓國的現狀表示:“如果在孩子的成長時期,沒有父親的存在,或者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力不夠大,孩子就會有戀母情結,長大之後會帶有孩子氣、不會獨立、總想依賴別人,也就是所謂的‘長不大的孩子’。近年來男性變得越來越女性化,其原因之一,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可能就是隨著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女權越來越突出,父權逐漸被削弱。”在全世界範圍內,“拯救男孩”的呼聲日高,其中一條就是“請父親回家”。
  讓更多的父親回家,讓孩子知道父親時刻“都在這兒”,父母雙方纔能扮演好各自的家庭角色。而在樹立父親權威的過程中,跟孩子關係密切的母親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李宗哲認為,如果媽媽無視爸爸,孩子們也會跟著瞧不起爸爸。“母親在孩子面前要儘量肯定父親的所作所為,並且向孩子解釋清楚,同時要營造出尊重父親的家庭環境;不能在孩子面前無視父親,不能以父親不瞭解孩子為藉口把父親排擠在外,也不應在孩子面前說一些傷父親自尊的話。如果夫妻之間意見不合,最好等孩子不在的時候再調解。”
  要用哲學觀點支撐起“愛”
  跟中國一樣,韓國也是考試制度極為嚴格的國家。韓國青少年的自殺率日益增長,排名僅次於交通事故,已經成為青少年第二大死因。根據韓國青少年咨詢院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有46%的韓國青少年曾經想過自殺,其中嘗試過自殺的占6.4%。在這些嘗試過自殺的人群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感到悲觀,其次是家庭不和、父母管制過多、朋友關係冷淡或受到校園冷暴力等。與之相對應的是另一個調查,對於“父母是否愛子女”這個問題,近100%的父母都回答了“是”,但只有33%的子女給出了“是”的回答。
  父母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為何卻無法讓孩子感到被愛和幸福?李宗哲提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觀點:在子女教育問題上,父母所持有的哲學思想,或者價值判斷,比對子女的愛更為重要。“孩子並不缺少父母的愛,關鍵在於父母的愛究竟流向何處,也就是施愛的方向。瞄準正確的方向比速度更重要。不要只求快,還應要求準才行。都不知道去向何處,快馬加鞭又有何用呢!”而“施愛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父母的哲學思想所決定的。
  跟中國相似,大多數韓國父母對子女的期待,都是主流意義上的“成功”——高學歷,高地位,高收入。但這種把所有孩子都放在一個考場、一個評判標準下的比賽,無疑會使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待落空,而孩子則要承擔“比賽失敗”和“讓父母失望”的雙重打擊。這種情況的孩子,感受更多的是父母的“抱怨”、“不滿”,而不是“愛”。要避免這種“雙輸”的困境,父母首先要調整自己的哲學思想,重塑子女教育的目標。“其目標不是為了成功,而是為了幸福。幸福的人生就是能夠活出自己、充滿自我主見的人生。只有少數人才能取得成功,相反,幸福卻是人人都能擁有。當人忠實於自己的時候,潛能就可以得到充分發揮,所謂的成功人生也會隨之而來。”李宗哲認為,有一定哲學思想的父母更容易瞭解自己的孩子,並且能看出孩子的潛能。相比之下,哲學思想欠缺的家長比起孩子的想法,更在意他人的看法,隨波逐流。
  父母的哲學思想不僅會使子女受益,更重要的是會讓父母個人獲得幸福感。有了孩子之後,父母不僅是辛苦的“奉獻者”,同時也應該是陪伴孩子成長的“享受者”,這樣的親子關係才可能是融洽和諧的。
  要當孩子的“支持者”而非“經紀人”
  在子女的學校中,李宗哲認識這樣一位母親,只要她的孩子在學校惹事,她就自願去學校承擔打掃衛生、做飯等事情,理由是孩子給學校添了麻煩。這位母親之所以心甘情願這麼做,是因為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看其他同學或家長的臉色,帶著一種“為孩子贖罪”的心情。
  這種現象引起了李宗哲的反思,他認為,這位母親傳達給孩子的,其實是這樣一種思路:你確實做錯了,需要母親來補救。但事實上,她這樣的做法,並沒有減少孩子惹事的頻率,因為她缺少了對孩子而言非常重要的東西:支持和信任。
  李宗哲明確表示,子女通常抱怨的“父母不理解我”其實是客觀存在的,“即便是面對自己的親生骨肉,很多情況下,父母還是太不瞭解他們。因為父母也有自己的欲望和期待。而改變視角則意味著從自己的世界走出來,去孩子的世界,瞭解孩子的立場。在子女教育中,父母不是去創造沒有的東西,而是澆灌和施肥已有的東西,使其開花結果。每一個孩子天生都具備成為偉人的條件,可不幸的是,一到父母手上,就淪落成一個平凡的存在。”聰明的父母,是分階段當好孩子的保護者、訓練者、支持者,而非左右孩子人生軌道的“經紀人”。
  “保護者”的角色發生在幼兒時期,到孩子進入小學前後,父母就要轉型為“訓練者”——主要是指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而到了初高中階段以及之後的孩子,更希望父母成為自己的“支持者”,扶助自己走上獨立自主的人生。李宗哲解釋說:“孩子這時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和習慣,到了父母無法改變的年齡了。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在背後默默的支持和暗中的刺激,以及傾聽他的苦惱。一個‘經紀人’ 的目標是讓孩子考上大學,但作為一個‘支持者’,其目標是子女的人格成長和幸福。通常,子女急劇討厭父母,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的。父母要拋開作為父母的架勢,以朋友的立場接近孩子。讓孩子自己拿主意,父母有必要跟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進行觀望,直到孩子決定為止。”  (原標題:爸爸不去哪兒,就在這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q46lqdr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